前言: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工商企業“走出去”及商業銀行國際化,民生銀行研究院將陸續推出國別研究系列報告。本期報告概述了越南的基本國情、經濟狀況、政策環境、國際機構評級狀況及近年來與我國經貿往來情況,重點分析了我國工商企業在越南的投資機遇及風險,以及中資銀行在越南的發展機遇、面臨的挑戰,最后提出了對策建議(如需報告全文,請與文末聯系人聯系)。
一、越南概況
1.基本情況
越南位于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云南)接壤,西南與老撾、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面臨南海,扼太平洋、印度洋海上交通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中南半島的“前沿屏障”和“重要門戶”之稱。2016年,越南人口總量9270.11萬人,同比增長1.08%。越南是多民族國家,共有54個民族,其中京族(也稱越族)占總人口86%。主要宗教為佛教、天主教、和好教與高臺教。
越南是一黨制國家,政局比較穩定,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越南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合作與發展、全方位、多樣化外交路線,2015年以來同美國關系發展迅速,同歐盟合作擴大,同日本、俄羅斯等本地區大國關系良好,同東盟成員國的合作加強。越南資源豐富,種類多樣,礦藏資源分為能源類、金屬類和非金屬類3種,煤、鐵、鋁儲量較大,鉻礦儲量居世界第2位,石油儲量在東南亞地區僅次于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居世界第25位。越南是傳統的農業國;油氣工業是重要支柱產業和出口產業;同時將在配件、服裝及紡織品、高科技設備等重點領域發展配套工業;重視發展服務業,尤其是銀行和金融、海運和物流、石油和天然氣、航空、醫療保健、審計和咨詢、旅游業等。
2.經濟狀況
2016年,越南經濟增長6.2%,未達到6.7%的增長目標,但保持穩中有進態勢,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世界銀行2017年7月發布的越南經濟報告認為越南經濟增長強勁,預測2017年經濟增長6.3%。金融環境方面,2017年7月11日,越南國家銀行決定把利率下調0.25至0.5個百分點,為2014年以來首次降息。越南信貸增長較快,2016年M2余額同比增長17.9%,國內信貸增長17.6%。貸款額占GDP的比例高于其他發展水平相當的國家。財政收支方面,由于近年來在基建和社會福利上支出銳增,財政支出增長率遠超出GDP增長率,財政收支連年赤字。貿易及國際收支方面,2016年,越南貿易順差創11年新高!督洕鷮W人》2017年7月發布的預測認為,2017年越南經常賬戶將進入赤字,并于2018-2021年保持赤字。截至2016年底,國際儲備約為410億美元,整體水平仍較低,但已有明顯改善。
3.政策環境
發展規劃方面,越南《2016-2020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提出了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包括:5年內GDP年平均增速6.5-7%;到2020年人均GDP達3200-3500美元;2020年工業和服務業占GDP比重達85%等。貨幣政策方面,2017年,越南以謹慎態度維持寬松貨幣政策,旨在保障金融體系的流動性,有效地向國家經濟提供資金并有助于穩定越南盾匯率,為增加國家外匯儲備并使其切合實際情況提供便利,把通脹率控制在既定目標。財政政策方面,2017年,越南財政部繼續發行長期政府債券以幫助政府延長貸款到期日,緩解償債壓力。
4.國際機構評級
2016年標普評定越南國家信用級別為BB-/B,發展前景穩定;穆迪評定越南政府信用評級為B1級穩定;惠譽確認越南長期外幣與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BB-,評級展望為穩定。世界銀行發布的《2017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越南在190個國家及地區的排名從2016年的第91位上升到第82位。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6-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越南在138個國家中排名第60位。
5.與我國經貿往來
1991年11月中越關系正;詠,兩國經貿合作關系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特別是自1999年后,雙邊經貿合作步入全面深入發展的新階段,雙邊貿易保持較快增長,經濟合作與工程承包進入正常發展軌道,中國對越南直接投資增勢強勁,對越南援助項目進展順利,兩國政府間商定的項目取得了一定進展。截至2016年底,中國已連續13年成為越南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越南在2016年也首次成為中國在東盟的最大貿易伙伴。今后,中越雙方將進一步把握好對接“一帶一路”與“兩廊一圈”的重要契機,深化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升貿易層次,擴大產能與投資合作,深化教育、衛生、文化、農業、旅游合作。
二、中資工商企業在越南的投資機會及風險分析
近5年來,中國對越直接投資增長迅速。2016年,中國對越投資協議金額高達13.2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12.7%,在所有68個對越投資的國家和地區中躍居第四位。截至2016年底,中國在越累計投資項目1529個,協議金額101.4億美元,在越南外資來源地排名中已升至第8位。目前,中國企業在越南投資最多的是工程承包類企業,此外,機械制造、金屬冶煉、建筑材料也是中企在越的投資熱點。中國企業于1992年進入越南工程承包市場,經過多年經營,越南已成為中國在東南亞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場。
1.投資機遇
越南希望與中國進行產能合作對接。2016年3月25日,由越共中央經濟部在河內舉辦有關“中國和越南產能合作與發展戰略對接主張”、“關于中國—越南跨境經濟合作區總體規劃”等提案征求意見座談會提出,中越應在建材、輔助工業、機械設備、電力、再生能源等領域進行產能合作對接。未來,中資企業應持續關注以下兩個方面的投資機遇:一是“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越多領域合作。中越兩國領導人已表示將開展“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框架內合作,共同推動經貿、產能與投資、基礎設施、貨幣金融領域合作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越南表示歡迎中國企業到越投資建設當地所需的基礎設施、制造業、清潔能源等領域的高水準大項目。二是重點關注交通基礎設施、物流服務業、可再生能源、工程機械、農用機械、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化工產業、優質農產品和現代種業、環境保護等行業的潛在投資機遇。
2.面臨風險
我國對越南投資主要面臨以下風險:一是越南基礎設施薄弱。產品配套能力低,交通運輸、電力供應等方面欠缺,直接制約了制造業發展。二是越南市場容量不大。人口有9200多萬,人均工資只及中國廣西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人均購買力低。三是近年來越盾兌美元匯率不穩。越盾兌美元大幅貶值,而人民幣兌美元不斷升值,由于包括中資企業在內的在越外資企業廣泛使用美元計價結算,這使在越南的中國企業面臨雙重匯率風險。四是越南勞動力雖然豐富,但有技能的熟練工人相當缺乏。近年來,在通脹高漲的壓力下,越南罷工潮愈演愈烈。罷工成為外國投資者在越南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直接影響到投資企業的日常生產。五是越南素來政策多變,比如會突然提高關稅壁壘,對某些貨物的進出口實行限制等,讓企業措手不及。另外,一些行業準入門檻會否抬高也值得關注。六是越南政策法律透明度不高,法律基礎相對薄弱,政府部門行政效率低,執法不嚴和政府干預行為難以消除。越南政府已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規,但其法律體系仍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法律法規在執行方面尚顯寬松,政策透明度低。投資審批程序嚴格、費時,人為操作的因素很多。此外,腐敗案件時有發生。七是越南物流業整體競爭力仍較低,物流費用較高。越南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遠高于美國、中國和泰國等國家。每年物流成本約370-400億美元,其中300-350億美元由外資企業實現。八是越南自然災害頻繁。洪水、臺風、干旱等自然災害經常光顧。九是禽流感等傳染病多發。
越南地處濕帶,濕熱多雨,是傳染病的多發地區,特別是近年來,成為禽流感的重災區。
三、中資銀行業務發展機遇及風險分析
目前共有4家中資銀行在越南設立了分行,分別為中國銀行胡志明市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河內分行、中國建設銀行胡志明市分行和中國交通銀行胡志明市分行。這些分行的業務范圍包括存款、貸款、項目融資、貿易融資、國際結算、資金交易及代理行業務等。此外,中國農業銀行在河內設立了代表處;國家開發銀行在越南設有工作組,主要辦理融資和貸款業務;中國進出口銀行在越南也有多宗貸款業務,但沒有設立機構。
1.政策監管環境
越南銀行金融體系的主管部門包括越南國家銀行、財政部、國家證券委員會。其中,越南國家銀行是越南的中央銀行,為政府機構,履行國家對貨幣和銀行經營活動的行政管理職能;財政部履行國家對保險業的行政管理。外匯管理方面,外國投資者可根據越南外匯管理規定,在越南金融機構開設越盾或外匯賬戶;可向從事外匯經營的金融機構購買外匯,以滿足項目往來交易、資金交易及其他交易的需求。越南在美元貸款方面有嚴格限制,規定企業申請的美元貸款必須用于支付商品或勞務進口且有能力用自有外匯收入支付還款。對外資銀行政策方面,根據越南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的承諾,2007年4月1日起,外國投資者將允許在越南成立純外資銀行。截至2017年初,外資銀行在越南設立分行51家,合資銀行4家,全資子行5家、代表處50家,以來自日本、韓國、中國和臺灣地區的銀行為主。
2.中資銀行機遇
政策機遇方面,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越南的“兩廊一圈”計劃、經濟特區計劃對接,將大幅增加中國對越投資,改善越南基礎設施,吸納當地就業人口,為越南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帶來切實好處。中方應重視通過大項目和前沿技術的合作,提升對越投資的水平和質量,這一過程中,離不開中資銀行對投資越南的中資企業的金融支持。市場機遇方面,越南政局穩定,社會經濟發展保持了長期較快發展,未來發展趨勢仍然向好。為深化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進程,需要以經貿投資作為促進兩國關系的推進器和壓艙石,這離不開中資企業在越南投資建設大項目,更離不開中資行為中資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及多方面金融服務。越南的基礎設施、能源、制造業等領域的大項目建設方興未艾,為中資銀行在當地拓展業務提供了市場機遇。
3.中資銀行面臨的挑戰
越南在外資銀行準入方面并沒有明文的限制條款,但設制了多項業務規定,防止外資銀行在越南做大,擠壓國內銀行的發展。中資銀行面臨的主要困難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對外資銀行機構數量的限制。越南金融政策規定,外資銀行只能在越南設立一家分行,因此中國工商銀行只在河內設立了分行,另外幾家中資銀行則在胡志明市設立了分行,在其他城市設有辦事處,但不能進行存儲等業務。由于分行的金融風險由母行承擔,因此外資銀行進入如采取分行的形式,就只能在越南設立一家;如果不由母行承擔,則由自己籌措資金在越南設立銀行。在外資銀行總量上,雖然不能進行明文限定,但越南采取了拖延“戰術”,外資銀行設立分行的申請往往需要漫長的等待時間。
二是對外資銀行貸款業務的限制。越南外資銀行監管法規規定,外資銀行對于單一客戶的貸款,不能超過注冊本金的15%。因此,一些貸款量需求在1億美元以上的大項目如果要向中資銀行貸款,需要尋求多家銀行的共同貸款。此外,中資銀行吸引越南本地貨幣,即越南盾的數目有限,進行越南盾貸款較為困難,主要業務是進行美元貸款。而越南金融業的法律規定,只有同時擁有進口和出口兩項資格的企業,才能進行美元貸款。這無形中又減少了很多用戶。
三是長期存在的南海爭端帶來一定政治風險。兩國的南海問題爭端會影響企業的長期投資與貸款選擇,相應影響中資銀行在越發展的前景。此外社會風險對包括銀行在內的中資企業未來投資決策有一定負面影響,如2014年“五一三”針對中國企業的打砸搶事件。
四、對策建議
中越為一衣帶水的近鄰,且同為處在深化改革進程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應全面深化中越投資與經貿合作,推動兩國經濟共同健康穩定發展。在深化合作的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做好風險調查評估與規避管理工作。
一是深化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互補合作。在新形勢下,應著力開展“一帶一路”倡議與越南“兩廊一圈”的戰略對接,推進大項目合作,提高兩國互聯互通水平,促進兩國投資和經貿合作。應借助我國充足的資金以及先進的技術裝備與管理經驗,結合越南的人口紅利優勢、市場潛力和基礎設施發展空間,一方面加快兩國在基建、電力、生產制造及工業園區建設等方面的國際產能合作,另一方面逐步拓展電信、電商、物流、金融等服務業合作,以務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二是防范政府違約風險。越南政府違約風險較大。為了有效預防違約風險,中國企業在越南投資或者安排項目融資時,應確保獲得越南政府及相關合作方的書面保證,并由越南政府及合作方承擔合約變更的法律風險。一旦發生政府違約的情況,可通過雙方協商或者仲裁、上訴的形式來挽回自身經濟損失。
三是慎重選擇合作企業,加強風險管理,防止遭受損失。越南現有國營企業1500多家,私營企業超過20萬家,外資企業1萬多家,其中國營企業主要分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越南中央直屬國有企業在各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實力相對較強,資金較有保障,與其合作風險相對較;私營企業數量多,信譽不一,雖經營方式靈活、決策快,但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弱,有個別企業在與中國企業合作過程中有惡性欺詐行為,在合作中應注意甄別,降低風險。此外,越南通脹壓力較大,銀行貸款利率高,企業融資困難,拖欠貨款和工程款的現象較多,應采取應對措施,避免人為損失。
四是中國企業進入越南需做好本地化。用本地人管理本地人,尊重越南習俗,在生產和銷售一線招募本地員工,并培養當地人進入公司和工廠管理層。此外應知法守法,主動大膽地與政府管理部門直接打交道。
五是中資銀行進入越南市場應注重策略。越南雖然已加入WTO,表面上對外資銀行的進入并沒有太多限制,但在實際操作上,對機構設置和業務選擇采取了諸多防控措施。由于競爭激烈,中資銀行在越南發展應更注重策略,與越南銀行進行實質性的合作,打消其“狼來了”的念頭,為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展現出中資銀行促進越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實力。
越南投資咨詢 400-0123-021 上海招商中心 葛老師

![]() |
![]() |
![]() |
開發區招商主任 | 上海廠房網-葛老師微信 | 長三角招商網-葛老師微信 |
-----------------------------------------------
長三角投資咨詢服務中心 400-0123-021
上海產業結構調整資源要素盤活推進聯盟
上海廠房網www.liveandluv.com 長三角招商網 www.850860.com 上海工業地產網 www.sh-cfw.com
選址服務機構簡介



我們服務的企業 贈 上海產業結構調整資源要素盤活推進聯盟 錦旗
選址機構部份案例成果



